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亢药物治疗的2个注意事项有哪些

64183次浏览

甲亢是一种由甲状腺分泌过多而引发的内分泌疾病,严重困扰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早期治疗是保证疾病尽早康复的关键,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甲亢常用的一种方法。那么,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谨遵医嘱调整药量

药物治疗甲亢的过程中,患者应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除非有明显的停药指征,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如药物剂量过大,可引发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仅对甲亢没有疗效,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如药物剂量过小,则不能控制甲亢。

2、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首先,抗甲状腺药物的常见毒副作用为皮疹,大多患者症状较轻微,只是在最初几周内皮肤出现瘙痒,在持续服药过程中可逐渐消失,少数患者会出现剥脱性皮炎的严重毒副作用,需仔细观察,必要时减少药量或者换药。

其次,抗甲状腺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为粒细胞减少,大多发生在用药1-8周内出现,患者以高热、喉痛、腹痛等为主要症状,实验室白细胞检查可明确此类毒副作用。

所以,建议甲亢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粒细胞变化。一般情况下,用药后患者的粒细胞会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但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上升至正常,如粒细胞低于每升1.5x109个,应考虑停药。
 

相关推荐

02:08
甲亢治愈后容易复发吗
确实甲亢治愈后有复发的,也有不复发的,是否容易复发区别对待,目前没有很好的指标能预测,能够复发或者不复发,但是总的来讲甲亢治愈后,一般有复发也有不复发,复发率还是挺高的。甲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最常见的药物治疗,就是甲巯咪唑治疗和丙硫氧嘧啶这两种治疗,这两种药物治疗之后,一般治疗要2年左右,实际上个体差别很大。所以总的来讲,甲亢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治愈后很容易复发,所以治疗停药之后仍要间断监测甲状腺功能。
甲亢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甲亢一般不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疾病与甲亢一般没有太大关系甲亢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与甲状腺素升高有关典型的症状会出现怕热心率增快,手抖,心慌,出汗多诈骗次数大便增多,高代谢的表现很容易出现血糖的增高,血脂的异常或者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问题很多甲亢患者因为控制不好还会出现甲亢性心肌病所以需要早期控制好而且甲亢的治疗如果选择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治疗时间比较长,有些患者自己自行停药引起甲亢复发或者进一步加重,导致一些不良事件发生。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因为临床上有的患者没有按照医生嘱托定期复查,按照原先剂量一直服用,导致继发性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带来很多危害而且生活习惯要不能熬夜,不能压力太大不能生气,避免过度劳累。
语音时长 01:42

2021-04-19

91357次收听

甲亢会引起肝病吗
甲亢有可能引起肝肾,尤其在临床甲亢患者选择药物治疗的时候,因为治疗甲亢的药物往往造成肝损害,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导致肝病的发生,所以早期控制非常重要。首先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同时监测肝功能以及血常规的情况。因为治疗甲亢的药物还有可能导致白细胞的降低,在临床治疗一般可以提前介入治疗,比如早期选择保肝药物以及升高白细胞的药物,以免发生肝损伤或者白细胞降低以后,在选择药物同时要限制碘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比如而产品的海带、紫菜含碘量非常丰富,不能是还要限制碘盐的摄入,一般建议患者吃无碘盐在生活习惯上要避免熬夜,不能压力太大,不能生气,也要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所以很多患者有可能自行停药,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有就是没有及时复查或者减少药物剂量,导致继发性甲减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5

2021-04-19

88253次收听

甲亢合并肝损害都有什么症状
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可以以甲亢症状为主,也可以以肝损害症状为主,可有皮疹、厌食、纳差、腹胀、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肝肿大、瘙痒、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简单介绍几种治疗甲亢有什么方法
在内科疾病中,甲亢实属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及生活。如果人们不及时采取甲亢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因此大家要提前了解甲亢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及时控制病情。下面就来介绍甲亢的治疗有哪些。甲亢的治疗有:1、手术治疗一般不轻易采用,因为甲状腺旁有左右颈总动脉,有
甲亢患者有什么症状
甲亢的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及循环、性腺系统等等,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有神经过敏、性情急躁,多愁善感,话多,失眠,思想不集中等等。
甲亢患者的消化系统表现
甲亢患者的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亢进,多食善饥,但因消耗大于摄人而患者体重反而明显下降,疲倦乏力;甲状腺激素对胃肠的直接作用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吸收不良,患者往往大便次数增多且呈糊状,并含有不消化食物,甚至呈顽固性腹泻。
甲亢病人能活多久
只要甲亢患者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就不会影响其寿命。目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往往是首选,正规治疗后,大约一年半到两年,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停止;但有些患者不能停药,碘-131或手术的需要;一些阳性的患者因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但也出现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危象,如心脏疾病,可导致死亡。甲亢危象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患者常伴有高烧、出汗、心动过速、易怒、焦虑、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和昏迷。甲亢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通常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来控制疾病,然后放松,保持愉快的心情,饮食清淡,不要多吃碘和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对疾病有很大的益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14

58984次收听

什么是碘源性甲亢
许多药物都含有碘,因用药导致碘源性甲亢的案例并不罕见,长期或过量使用含碘药物,临床上产生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悸、多汗、手抖、大便增多等,在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甲亢外,就是药物引起的碘源性甲亢。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因、病程及治疗方法与一般甲亢有诸多不同,如将两者混为一谈,会给碘甲亢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的影响。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碘本用来合成甲状腺素,但可能由于甲状腺对过量碘缺少自身反馈调节,大剂量碘不能反馈抑制甲状腺进一步摄碘,使得甲状腺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导致甲亢。当合并有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功能的甲状腺结节时,这些自主结节遇有过多碘时,使得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产生和释放而发病。
语音时长 01:25

2020-01-14

55691次收听

03:05
甲亢严重吗
甲亢的早期,部分患者存在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但也有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比较严重的症状是甲亢性心脏病或者甲状腺危象。甲亢性心脏病,会出现泵血功能异常、心电异常、心力衰竭或者心律失常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脏功能不全,导致一些严重后果。甲亢危象是指病情持续进展,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甲状腺激素异常分泌增加非常明显。甲亢危象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其原因很多,除了甲状腺本身激素异常分泌增加、长期得不到控制之外,还有感染、应激等诱发因素,诱发严重的临床表现。
02:04
甲亢饮食注意什么
甲亢病人要限制碘的摄入,避免合成过多甲状腺激素。碘摄入增多,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比如临床上常见的碘源性甲亢。碘,广泛存在于海洋中食物,比如海鲜类、紫菜、海带等。尤其是深海中食物,含碘比较丰富。而淡水中淡水虾或者其他食物,碘含量并不高,并不用完全限制。在整个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全程要限碘。甲亢存在反复复发的患者,部分是因为食物引起。这些病人可能本身甲状腺功能控制得比较好,处于标准值,同时抗甲状腺药物应用量也比较小,但突然大量使用含碘食物,会诱发甲亢再次发作。
02:25
甲亢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患者会出现情绪或是脾气的变化,影响和他人的关系。一部分甲亢患者由于伴有甲亢性突眼,双眼复视、刺痛、流泪等,包括严重的恶性突眼有失明的危险,对工作会造成很大影响。甲亢还会引起像血糖升高,糖尿病,引发心血管疾病,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尤其对于老年人,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危害是更大的。有一部分患者,甲亢时可以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可以在治疗甲亢的同时,进行保肝治疗,增加氨基酸、维生素等,保证肝功能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甲亢危象是怎么回事
甲亢危象是甲亢中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危及生命。一般甲亢危象的发生是在一定的诱因下,比如感染、应激、高温、饥饿、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分娩及妊娠毒血症、不适当的停用碘剂或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早期表现为原有甲亢症状加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高热、大汗、心悸甚至心律不齐、严重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昏迷。甲亢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尽量防止诱因的出现,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而导致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46

2019-12-10

53765次收听

甲亢的危害有哪些
甲亢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它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疾病,给患者的身心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甲亢的危害有很多,会导致不孕、患精神分裂症,还会引发一系列心脏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耽误病情,以免情况会变的更加严重。
01:36
妊娠甲亢对胎儿的影响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妊娠期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和妊娠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它会增加早产、流产、低体重出生儿、宫内窘迫、妊高症以及甲亢危象,孕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所以对于甲亢,尤其在怀孕前有甲亢的人群,要进行积极管理。一般建议甲亢控制正常后再进行怀孕。做放射性碘131治疗的人群,建议做完半年后再怀孕。因为甲亢不论是对胎儿,还是对孕妇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甲功的筛查,在整个孕期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早期要把这部分人群筛查出来,进行积极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