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阻塞能医治好吗

心肌阻塞一般是指心肌梗死,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并长期生存,但坏死的心肌组织无法完全恢复。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干预。
心肌梗死患者若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如发病12小时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溶栓治疗,可有效开通堵塞血管,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术后配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长期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部分患者通过心脏康复训练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若延误治疗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可能遗留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类患者需长期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等药物控制症状,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心脏移植。高龄、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
心肌梗死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每日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