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过长是什么原因
月经周期过长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原因引起。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超过35天需警惕病理因素。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痤疮、多毛等症状。卵巢内多个未成熟卵泡堆积导致排卵障碍,进而引起月经周期延长。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延长。患者常伴有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表现。需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补充激素,定期监测TSH水平调整剂量。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能造成卵巢囊肿或盆腔粘连,干扰正常排卵过程。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B超可见巧克力囊肿。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4、卵巢早衰
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可能与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需通过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5、高泌乳素血症
垂体瘤或药物因素导致泌乳素水平升高,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常见症状为溢乳、月经周期延长。溴隐亭片可有效降低泌乳素,垂体大腺瘤患者需考虑经蝶窦手术切除。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情况,包括出血天数、经量变化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若连续2个周期超过40天或伴随异常出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至妇科进行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盆腔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