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容易得佝偻病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容易得佝偻病的原因主要有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日照不足、遗传代谢异常以及胃肠吸收障碍等。佝偻病是由于骨骼矿化障碍导致的生长发育性疾病,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干预。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核心病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若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可能导致宝宝体内活性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磷代谢。表现为夜间哭闹、多汗、枕秃等症状。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3滴剂或维生素AD滴剂。
2、钙摄入不足
快速生长期对钙需求增加,但辅食添加过晚或乳制品摄入不足时,钙摄入量难以满足骨骼发育需要。典型症状包括囟门闭合延迟、肋骨串珠样改变。可通过增加配方奶粉、奶酪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必要时使用碳酸钙颗粒。
3、日照不足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是重要来源。长期室内活动、过度防晒或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减少,均会影响合成效率。建议每日保证10-15分钟裸露四肢的户外活动,避免正午强光时段。
4、遗传代谢异常
少数患儿存在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常规补充维生素D无效、血磷持续降低。这类患儿需使用磷酸盐合剂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家长需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
5、胃肠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乳糜泻等疾病会导致维生素D和钙吸收不良。伴随体重增长缓慢、大便异常等症状。治疗需先控制原发病,同时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补充,必要时静脉补钙。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前囟闭合和出牙情况。6月龄后及时添加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冬季可适当延长户外活动时间。若发现方颅、O型腿等体征,须立即就医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X线检查,避免遗留骨骼畸形。哺乳期母亲也需注意自身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