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是夏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多由蚊虫叮咬、螨虫或过敏原刺激引发。
1、蚊虫叮咬
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人体过敏反应,形成直径2-5毫米的红色丘疹,中央常有小水疱。被叮咬后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儿童户外活动时建议家长为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
2、螨虫过敏
床品或地毯中的尘螨可能导致躯干、四肢对称分布的丘疹,夜间瘙痒加剧。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单,使用防螨材质寝具可降低发生概率。症状持续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
3、植物接触
接触漆树、荨麻等植物后,皮肤可能出现线状排列的丘疹或风团。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反应。严重者需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抗炎治疗。
4、湿热刺激
夏季汗液浸渍会使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汗液中的盐分结晶可能刺激皮肤产生丘疹。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
5、食物过敏
海鲜、芒果等食物可能诱发过敏体质者出现泛发性丘疹,常伴口唇肿胀。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抗过敏。
预防丘疹性荨麻疹需注意环境清洁,定期暴晒被褥,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如蚊帐。出现皮损后避免热水烫洗,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皮疹持续扩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过敏体质者夏季可提前进行脱敏治疗,增强皮肤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