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怎么治疗才能彻底
霉菌感染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霉菌感染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潮湿环境接触、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霉菌喜欢潮湿环境,每日用温水清洗感染部位后需彻底擦干,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可选择纯棉透气衣物,会阴部感染者应避免穿紧身裤。清洗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皮肤皱褶处,但需保持10厘米以上距离防止烫伤。
2、外用抗真菌药物
浅表感染可选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每日涂抹1-2次。皮肤癣菌感染需连续用药2-4周,念珠菌感染用药至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3天。趾间糜烂者应先使用3%硼酸溶液湿敷后再涂药。
3、口服抗真菌药物
广泛感染或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甲真菌病需配合尿素软膏封包拔甲后口服特比萘芬片3-6个月。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肝功能,出现恶心、黄疸立即停药。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每次照射20-30秒,每周2-3次。激光治疗适用于甲真菌病,需配合药物使用。顽固性阴道炎可采用臭氧灌注治疗,但妊娠期禁用。
5、调整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会促进霉菌繁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家庭内避免共用毛巾、拖鞋,洗衣机定期用60℃以上热水空转消毒。
治疗期间应避免游泳、泡温泉等长时间浸水活动,内衣裤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合并脚气者需同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应共同用药。愈后3个月内每周使用抗真菌洗剂冲洗易感部位预防复发,出现局部刺痒、脱屑等先兆症状时及时复诊。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以下,浴室等潮湿区域可放置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