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丙肝有什么危害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有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进展、肝癌风险增加、肝外器官损伤及传染性威胁。
1、肝功能损害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攻击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代谢异常。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慢性感染可引发持续性肝细胞坏死与再生,长期未治疗可能逐渐丧失肝脏代偿功能。
2、肝硬化进展
约20%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20-30年后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脏组织被纤维瘢痕替代后,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严重时需进行肝移植手术。
3、肝癌风险增加
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5%概率发展为肝细胞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具有直接致癌作用,与乙肝病毒共感染时致癌风险更高。早期肝癌通常无症状,需定期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
4、肝外器官损伤
约40%患者会出现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血管炎,表现为紫癜、关节痛和神经炎。还可能引发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霍奇金淋巴瘤、2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并发症与病毒持续复制引发的免疫异常有关。
5、传染性威胁
病毒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者作为传染源可能威胁密切接触者,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行为具有传播风险。病毒基因型不同会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部分基因型对干扰素治疗应答较差。
确诊后应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所有丙肝感染者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均建议接受抗病毒治疗,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超过95%。治疗期间需每月监测肝功能,治愈后仍需每年复查肝癌标志物。家庭成员应筛查抗体并避免血液暴露,育龄女性治愈后再考虑妊娠。
相关推荐
01:58
02:06
01:54
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