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导致高烧吗
骨折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高烧,但若合并感染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能出现发热。骨折后发热主要与创伤应激反应、开放性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
骨折后的急性期可能出现低热,这与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相关。骨骼或软组织损伤后,炎症介质释放可能引起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摄氏度,且多在3天内自行缓解。此时可通过适当补液、物理降温等方式处理,无须特殊用药。
当骨折伴随开放性伤口或术后创面感染时,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可能引发骨髓炎或软组织脓肿,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伤口红肿渗液、血象升高等。这种情况需及时进行细菌培养,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清创引流。
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表现为突发高热伴呼吸困难。血栓形成后脱落可能阻塞肺动脉,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此类情况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并行CT肺动脉造影确诊。高龄、肥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更易发生此类并发症。
骨折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出现持续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蛋白粉促进组织修复,但须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卧床期间建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