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
支原体肺炎通常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和干预措施存在差异。
1、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持续1-3周,此时肺炎支原体已在呼吸道定植但未引发明显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轻微乏力或咽喉不适,但无特异性表现。此阶段难以通过常规检查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
2、前驱期
前驱期持续2-4天,表现为低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伴随干咳和咽部充血。听诊多无啰音,胸部X线可能显示纹理增粗。此阶段可通过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确诊。
3、急性期
急性期持续1-2周,特征为持续性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体温可达38-39℃。部分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X线显示单侧斑片状浸润影,以下叶多见。此阶段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片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4、恢复期
恢复期持续2-4周,体温逐渐正常,咳嗽频率降低但可能持续存在。肺部阴影吸收缓慢,部分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此阶段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气道炎症。
支原体肺炎恢复期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2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咳嗽症状持续超过4周或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复查胸部CT。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学校等集体场所发生聚集性病例时建议暂停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