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青光眼家庭护理法

发布时间:2020-11-2047555次浏览

青光眼家庭护理法是很多患者家属最关注的问题,毕竟青光眼病症严重时是可以导致失明的,因此患者应该及早治疗,而治疗青光眼的关键所在就是降低眼压和控制眼压升高。那么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护理青光眼患者呢?下面就请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患者讲解讲解。

青光眼家庭护理法:

1、患者可做一些有助降眼压的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低头弯腰过猛的力量型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和碰撞剧烈的运动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足球,羽毛球、游泳等不宜参加。

2、不宜过度用眼,避免疲劳,注意劳逸结合,阅读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看电视、电影前最好滴1-2滴匹罗卡品。

3、青光眼若出现眼胀眼痛、头痛、呕吐、视力骤然下降等情况,即到医院求诊。

4、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食物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主,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葱等。每次饮水不宜超过300-500毫升,少饮茶、咖啡。戒烟酒。

5、不宜从事夜间工作及美工、纺织化工、国防等辩色要求高的职业。

6、情绪要稳定,波动不宜过大,保持乐观。

7、工作学习环境不宜过暗,光线要充足。如果光线不足,会使瞳孔散大,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家庭护理法专家们已经告诉广大的患者家属了,相信你们也有了如何护理患者的打算,那么就请为了患者的健康而一起努力吧。

相关推荐

糖尿病青光眼的危害
糖尿病青光眼的危害是很多糖尿病青光眼患者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据调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得糖尿病了,而往往有些病人并不注重对糖尿病的治疗,所以使自己得了青光眼。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这些患者讲讲糖尿病青光眼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青光眼术后饮食方法
青光眼术后饮食方法都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所关心的问题。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导致的,眼压增高进而使视神经受到损伤。青光眼对患者危害是很大的,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失明的发生。那么,青光眼术后饮食方法都有哪些呢?
青光眼患者要如何睡觉
青光眼患者要如何睡觉?睡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而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睡觉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青光眼患者睡觉的方式
高温为何会导致青光眼
高温为何会导致青光眼?相信这是很多患有青光眼病症的患者都不甚了解的事情,其实青光眼的出现还与温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经常温度也会导致青光眼的出现。那为何高温会引起青光眼呢?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高温引起青光眼的原因所在。
青光眼会引起失明吗
青光眼对视功能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患上青光眼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视神经完全萎缩,会导致失明。因此,一旦患上青光眼,应积极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治疗,帮助控制眼压,改善病情。平时还应做好眼部护理,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眼压升高。
闭角型青光眼怎么治
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术、激光等治疗来降低眼压,通过视神经保护类的药物治疗来维护患者的视神经功能。在药物治疗方面有多种类型的药物可供选择,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来选择相对的药物,可以选择缩瞳类药物:毛果芸香碱、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全身的降眼压药物如甘露醇等。对于激光治疗,主要是要恢复小梁网的功能,像SLT激光小梁成形术来增加房水的引流来治疗,从而降低眼压。手术治疗可以采用虹膜根切术,还有滤过性手术,非穿透性小梁成形术等手术来建立引流通道,来减少和降低眼压,减少视功能的损害。此外还要注重视功能的保护治疗,可以采用甲钴胺,以及银杏叶、葛根素等,以及一些中成药及中药来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语音时长 01:22

2020-04-03

69099次收听

青光眼的危害都有什么
青光眼的危害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可能会对人的性格发生一定的改变。早期青光眼会引起视野逐渐的缩小,假如看到一堵墙,青光眼引起的视野缩小,墙的面积会逐渐缩小,最后会变成一个洞,当这个洞逐渐缩小的时候会发生失明。视力下降早期可能不明显,早期的视力即使是发生管状视野,也就是像一个洞一样的视力也还能保持在一点零左右,一旦出现视野全盲的情况,可能这一点视力都没有了,出现了全盲。随着青光眼的进展,青光眼病人会长期用很多药物,用很多药物的情况下,会使青光眼的人产生一种青光眼性格,青光眼性格就会做事犹豫不决,对很多事情很关注它的细节,了解每一样事情的细节。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6

59546次收听

青光眼有哪些饮食禁忌
青光眼吃什么好:得了青光眼的朋友都很关心青光眼吃点什么好,那么通常来说饮食对青光眼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有些饮食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些。首先就是烟酒,抽烟会加速视神经纤维的凋亡,所以可能会加重青光眼,所以青光眼的患者最好不要抽烟,那么少量适量的饮酒,可能对青光眼的视神经的血供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过量了之后可能会加重神经周围的缺血,但是这个度却很难把握,因为每个人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大家最好不要去得了青光眼的患者最好不要饮酒,如果饮酒也就浅尝辄止,一杯到两杯左右就够了。还有青光眼的患者,神视神经周围的血供通常是不好的,血液循环不好,这时候如果吃一些过于油腻或者高糖、高盐的食品,可能会加重青光眼周围血液循环的障碍,所以青光眼的患者最好要保持清淡的饮食、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这样是最好的。另外要注意好好的休息,休息好了之后,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或者是血液循环都会有一些帮助。再一个就是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大小便不通畅也会影响到全身情况,甚至眼睛周围的血供影响青光眼。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6

63176次收听

青光眼和白内障有哪些区别
青光眼的主要机制是因为房水过多排不出去,引起的眼压升高,进而造成视神经萎缩,而白内障是眼内的一个结构,叫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青光眼和白内障这两个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视力下降,白内障视力下降可能会更明显一些,而青光眼的视力下降更隐秘一些。两个病的愈后则完全不一样,白内障经过治疗术后,把混浊的晶体去除,换一个人工晶体,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视力的,青光眼一旦视力丢失、视野损伤,是不能恢复的,不管你用多少药,用多高级的药物,做多大的手术都不能恢复视力,对青光眼的重视要优于白内障。青光眼视野损伤了,是不能恢复的,不像白内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白内障手术,早做一天晚做一天影响不大,但青光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6

55763次收听

02:55
青光眼症状有哪些
青光眼最主要的症状是眼压升高。眼球内部的压力太高,会让眼睛觉得眼胀、眼疼,视力下降。有一类型的青光眼,在发作的时候,会有明显得不舒服的感觉,包括眼疼、眼红、视力下降,同时还觉得头疼、恶心,症状非常剧烈。青光眼急性发作后,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可以短时间内把眼压降下来,看东西会恢复到发作之前的状态。还有一种类型的青光眼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眼睛有些酸胀、鼻根胀、头疼,像没有休息好,通过休息或者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这些没有症状的青光眼往往会慢慢地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02:38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怎么治
治疗方法是把已经脱位的晶状体通过手术方式取出,再植入人工晶状体,代替原本脱位晶状体。大多数情况下手术以后眼压也会恢复正常,晶状体脱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同时得到治疗。晶状体实际上是眼部透明镜片,通过细小悬韧带悬眼睛中央,跟周围组织没有太大接触。但是如果悬韧带不够健康,晶状体会向一边偏离。如果偏位太大,对眼睛产生压迫,造成眼压升高,这个就叫做青光眼。
02:22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前者会引起眼睛肿胀痛,还会引起头痛,甚至恶心、头痛以及视力下降,失明;后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青光眼的种类很多,临床上常见有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种。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常见于在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典型的症状是眼压高导致眼睛红肿胀痛,伴有和高眼压同侧的头痛,严重的青光眼会发生恶心、呕吐,甚至视力下降、失明等。早期眼压不是很高的时候,患者看东西会有虹视,就是看着灯光的时候,会看到像彩虹一样。开角型青光眼常见于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临床上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但是需要经常到医院去做检查,控制眼压。
02:22
青光眼针灸效果怎么样
青光眼针灸效果对慢性闭角型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头疼、头晕、恶心、视物不清、视物有缺损的症状有改善作用。青光眼分先天性、后天性青光眼,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分急性和慢性。针灸为主,配合中药、滴眼剂对慢性闭角型和开角型青光眼有一定的疗效,临床症状如头疼、头晕、恶心、视物不清、视物有缺损有改善作用,特别急性的进行手术或者是急救治疗。
青光眼什么情况需要手术
青光眼目前主要有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两种类型。对于开角型青光眼,首选是药物保守治疗。而对于一些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一般建议行手术治疗。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即使在正常眼压的情况下,视神经损害和视功能或视野缺损继续恶化的患者,也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规的手术有小梁切除术以及其他的滤过性手术。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间歇期以及绝对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视功能会进一步的损害,会造成眼睛的失明等情况。而对于临床前期,可以继续观察、药物保守治疗。以上即为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9

2018-11-01

56153次收听

01:28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持续高眼压到达极限的时候,而引起的视野狭窄,视物模糊,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的一种眼病,这种视功能的损坏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可导致失明。青光眼也被称为盗取光明的小偷,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