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皮肤痒怎么办
烧伤后皮肤瘙痒可通过冷敷处理、保湿护理、药物干预、避免抓挠、压力疗法等方式缓解。烧伤后瘙痒通常由炎症反应、神经修复、皮肤干燥、瘢痕增生、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
使用清洁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纱布,轻轻敷在瘙痒部位5-10分钟。低温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减轻瘙痒感,同时收缩血管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冷敷时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需立即停止。
2、保湿护理
选用无香精的医用凡士林或含尿素的烧伤专用乳膏,在创面愈合后每日涂抹3-4次。保湿剂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少因干燥引发的瘙痒。对于大面积烧伤,建议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湿后的皮肤,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为宜。
3、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反应,或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阻断神经传导。严重瘙痒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抑制炎症,但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须谨慎使用。儿童患者建议选用苯海拉明糖浆,家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
4、避免抓挠
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夜间睡眠时可使用宽松的纯棉衣物包裹患处。抓挠会破坏新生表皮,加重炎症并增加感染风险。当瘙痒剧烈时,可用指腹轻拍或掌心按压替代抓挠,同时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5、压力疗法
愈合后使用弹性绷带或定制压力衣,每日穿戴12小时以上。持续压力能抑制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减少瘢痕相关的神经压迫性瘙痒。压力治疗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初期从每天2小时逐步适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缺血表现。
烧伤恢复期应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禁用碱性肥皂。若瘙痒伴随红肿渗液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深度烧伤患者需定期复查,瘢痕增生期可能持续6-12个月,需坚持康复治疗与防晒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