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多因骨密度降低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压缩性骨折,临床表现为背部剧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引导下将骨水泥注入塌陷椎体,通过固化稳定骨折椎体,手术切口仅针眼大小,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适用于无神经压迫的单纯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增加球囊扩张步骤,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并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但费用较高,需根据患者椎体塌陷程度选择。两种术式均需严格把握骨水泥注入时机与剂量,避免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需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进行长期治疗,同时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微创治疗虽能快速缓解疼痛,但需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脊柱稳定性,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术后应坚持每日补充800-1200毫克钙元素及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脊柱负荷的动作,定期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半年复查骨密度并根据结果调整抗骨质疏松方案,高钙饮食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骨量,戒烟限酒可降低骨折复发风险,出现新发腰背痛需及时复查排除新发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