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胆囊炎症状及怎么治疗
小孩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胆囊炎通常由胆道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右上腹疼痛
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急性发作时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慢性胆囊炎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可能与胆囊收缩受阻、胆汁淤积刺激黏膜有关。
2、发热
体温可升高至38-39℃,伴随寒战或精神萎靡。发热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若出现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需警惕胆囊化脓、穿孔等并发症。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恶心呕吐
胆汁排出不畅可能刺激胃肠神经反射,导致食欲减退、饭后恶心。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样物质,严重时可出现脱水表现。婴幼儿呕吐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但病因未解除时症状会反复出现。
4、黄疸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多因胆总管结石或炎症水肿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检测有助于判断梗阻程度。
5、腹部压痛
查体可发现墨菲征阳性,即深吸气时按压右上腹引发疼痛加剧。慢性胆囊炎患儿可能触及肿大的胆囊。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毛糙,或伴有胆结石、胆泥沉积等表现。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急性期可暂时禁食。恢复期建议少量多餐,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观察腹痛变化及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皮肤黄染加重,须立即复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控制体重,预防胆道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