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手伸不直怎么办
骨折后手伸不直可通过制动固定、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骨折后手伸不直可能与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软组织挛缩等因素有关。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位加重关节损伤。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2、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采用被动牵拉练习,如用健侧手辅助屈伸腕关节,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训练时以轻微疼痛为限,每日重复进行3-5组。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粘连。蜡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关节囊弹性,每次治疗维持20分钟。低频电刺激能预防肌肉萎缩,建议每周进行3次物理治疗。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甲钴胺片营养周围神经,适用于合并神经损伤者。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
5、手术治疗
对于骨折畸形愈合或严重肌腱挛缩者,需行关节松解术或截骨矫形术。术后早期介入CPM机持续被动活动,防止再次粘连。合并神经卡压时需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康复期间应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多食用牛奶、鱼肉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愈合。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进度。若训练3个月仍存在明显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