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肌缺血有危险吗
孕妇心肌缺血可能存在一定危险,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风险。心肌缺血可能由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痉挛或原有心脏病加重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监测。
妊娠期生理变化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心肌缺血。轻度心肌缺血可能仅表现为短暂胸闷或心悸,通过吸氧、左侧卧位休息可缓解。若合并妊娠高血压或贫血,心肌缺氧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需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往有冠心病、心肌炎等病史的孕妇,妊娠可能加重原有疾病,需由心内科和产科联合管理。
极少数情况下,心肌缺血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出现持续性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这类危急情况需立即终止妊娠并启动心脏抢救措施。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子痫前期等合并症也会显著增加恶性心血管事件概率。
孕妇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测量胎动,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活动。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建议每周进行2-3次15分钟的低强度散步,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心电图检查,妊娠28周后建议每2周复查心脏超声。所有心血管相关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禁止自行服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