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检测、目测法等方式评估。黄疸程度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溶血性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经皮胆红素测定
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无创检测皮肤黄染程度,适用于初步筛查。将仪器轻触新生儿前额或胸骨部位,数值超过5-7mg/dl提示需进一步检查。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易受皮肤厚度影响,早产儿或皮下脂肪过少者准确性下降。
2、血清胆红素检测
通过采集足跟血或静脉血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此为诊断金标准。血清总胆红素超过同日龄小时胆红素曲线第95百分位时需干预,出生72小时内>12mg/dl或72小时后>15mg/dl属于病理性黄疸。
3、目测法初步判断
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可粗略评估:仅面部黄染约5mg/dl,躯干上部黄染约10mg/dl,躯干下部及大腿黄染约12mg/dl,四肢及手足心黄染超过15mg/dl。此法需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深肤色新生儿易漏诊。
4、胆红素动态监测
对高危新生儿需每8-12小时重复检测,绘制胆红素上升曲线。溶血性疾病患儿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5mg/dl,或早产儿超过0.2mg/dl/h时提示进展迅速,需光疗干预。
5、病因学检查
包括血型鉴定、Coombs试验、G6PD酶活性检测、甲状腺功能等。ABO溶血患儿可见网织红细胞增高,感染患儿可能伴随CRP升高,胆道闭锁患儿大便呈陶土色伴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20%。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变化,记录喂养次数及大小便情况。母乳喂养者需保证每日8-12次有效吸吮促进胆红素排泄,配方奶喂养者按需喂养。发现黄疸进展至四肢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出院后遵医嘱复查胆红素,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