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二甲双胍腹泻是正常吗
吃二甲双胍后出现腹泻属于常见药物不良反应,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黏膜、改变肠道菌群平衡或延缓葡萄糖吸收等机制引发腹泻,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且可逐渐耐受。
部分患者在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或增加剂量时会出现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但无发热或脱水等严重表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药物对肠道平滑肌的刺激作用有关,通常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随餐服用可减轻刺激,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症状轻微,可继续用药观察。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泻伴体重下降、腹痛加剧等症状,需警惕乳酸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这种情况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合并使用造影剂的患者。若腹泻每日超过3次且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乏力、呼吸深快等表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为缓释制剂。
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应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若腹泻伴随呕吐或发热,需及时排查感染性肠炎等其他病因。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服药期间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向医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