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心脏骤停
室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但概率较低。室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缺损较小时可能无明显症状,缺损较大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心脏骤停风险与缺损大小及并发症有关。小型缺损通常不会显著影响心脏功能,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活动后气促或易疲劳。这类患者通过定期随访和适当药物治疗,心脏骤停风险接近普通人群。中型缺损可能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长期可能引发左心室扩大和肺动脉高压。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心脏骤停风险略有升高但依然可控。
大型室间隔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风险较高。缺损导致大量左向右分流时,可能早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及多汗。未经治疗的重度肺动脉高压可能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心脏骤停风险显著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因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导致心脏骤停,这种情况在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电解质紊乱时更易发生。
室间隔缺损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缺损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控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喂养情况和生长发育指标,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仍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