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医院应该如何恢复
心脏骤停的院内复苏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配合电除颤、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主要流程包括持续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纠正可逆病因。
心脏骤停的院内抢救需遵循标准化的高级生命支持流程。抢救团队应第一时间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同时使用球囊面罩或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维持氧饱和度超过94%。心电监护确认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应在3分钟内完成首次双相波200J电除颤,除颤后立即恢复按压。通过中心静脉或骨髓腔通路每3-5分钟静脉推注1mg肾上腺素,顽固性室颤可加用300mg胺碘酮注射液。抢救过程中需持续排查低血容量、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酸中毒等可逆病因,针对性地进行容量复苏、胸腔穿刺或心包穿刺。对于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应尽快完成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目标体温管理,维持核心体温32-36摄氏度持续24小时,同时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优化脑灌注压,预防继发性脑损伤。后期康复阶段应进行心肺功能评估与神经功能筛查,对存在认知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家属需接受心理疏导培训,帮助患者适应长期康复过程,定期随访中需监测心功能及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必要时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