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心脏病症状是什么
高血压心脏病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血压心脏病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心悸
心悸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或心跳沉重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需氧量上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悸多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相关,也可能在安静状态下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一过性黑蒙。心悸发作时建议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监测血压和心率,必要时就医检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2、胸闷
胸闷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因心肌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性胸闷。症状多在劳累、情绪紧张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描述为"石头压胸"或"呼吸不畅",可能伴有冷汗、恶心。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绞痛风险。出现持续性胸闷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肌酶谱和冠脉CT检查。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初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费力。高血压心脏病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时,肺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患者可能需垫高枕头入睡,或夜间突然憋醒。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
4、下肢水肿
下肢水肿多从踝部开始,呈对称性凹陷性肿胀,傍晚加重晨起减轻。高血压心脏病引发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导致组织液渗出。长期水肿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变硬。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限制每日饮水量,避免久站久坐。医生可能开具螺内酯片等醛固酮拮抗剂,配合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突发双下肢水肿需排除深静脉血栓,完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高血压心脏病进展至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常在入睡1-2小时后因窒息感惊醒,需坐起或开窗呼吸。机制与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膈肌上抬有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这种情况提示左心功能已明显受损,需立即就医评估心功能分级。治疗包括吸氧、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长期管理需优化降压方案如使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抑制心室重构。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压,每日早晚测量并记录。饮食应低盐低脂,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骤升。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肾功能,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及时心内科就诊。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多学科协作管理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