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三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
心脏三尖瓣反流可能由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等方式干预。
1、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出生时即存在三尖瓣结构缺陷,如瓣叶短小、腱索过长等,导致关闭不全。轻度反流可能终身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无症状者定期随访,严重者需行三尖瓣成形术。
2、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可导致瓣膜增厚粘连,多见于二尖瓣受累后继发三尖瓣病变。患者常伴关节疼痛病史,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急性期需用青霉素治疗,慢性期可选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心衰。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通过血流侵袭瓣膜形成赘生物,常见于静脉药瘾者或牙科操作后。表现为持续发热、皮肤瘀点,血培养阳性可确诊。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4-6周,合并心力衰竭时需评估手术指征。
4、肺动脉高压
长期肺循环阻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牵拉三尖瓣环导致功能性反流。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特征为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需使用安立生坦片降低肺动脉压,同时治疗原发肺部疾病。
5、右心室扩大
心肌病、心梗后右室重构等疾病导致心室几何形态改变,使瓣叶对合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体循环淤血表现。可试用螺内酯片减轻水钠潴留,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三尖瓣反流患者应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双下肢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