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怎么办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骨肿瘤、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骨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对于稳定性骨折或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医生可能建议短期卧床休息。卧床期间需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患肢内收或外旋,可在膝下垫软枕减轻疼痛。家属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同时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端移位不明显且全身情况稳定的患者。常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复位,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治疗期间需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骨折位置,牵引时间通常持续4-6周。需注意观察牵引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压疮或牵引针道感染。
3、内固定手术
对于GardenⅠ-Ⅱ型骨折且骨质较好的患者,可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等内固定装置。手术需在骨折后48小时内完成,术后早期可在保护下负重活动。该方法能保留患者自身髋关节,但存在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片。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GardenⅢ-Ⅳ型骨折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和活动需求可选择半髋置换或全髋置换,假体类型包括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术后第1天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能有效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但需预防假体脱位、感染等风险。
5、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分三个阶段:早期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床上训练;中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后期加强平衡和步态训练。康复过程中需使用助行器保护3-6个月,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应尽早就医,根据骨折类型和全身状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每日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定期复查骨密度,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措施,保持适度日照和负重运动,维持骨骼健康。康复期间出现患肢疼痛加剧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