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拔了不装会怎么样

口腔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牙齿

牙齿拔除后长期不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咀嚼功能下降等问题。牙齿缺失的影响主要有牙槽骨萎缩、颞下颌关节紊乱、面部塌陷、发音障碍、胃肠负担加重等。

1、牙槽骨萎缩

牙齿缺失后缺少生理性刺激,牙槽骨会逐渐吸收萎缩。上颌骨吸收速度约为每年0.5毫米,下颌骨吸收速度更快。骨量不足会影响后期种植修复效果,可能需要先进行骨增量手术。使用钛网联合骨粉移植或自体骨移植是常见的骨增量方式。

2、邻牙倾斜移位

缺牙区两侧牙齿会向空缺处倾斜,导致牙缝增宽易嵌塞食物。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时,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概率超过60%。倾斜牙齿的牙周膜受力改变可能引发牙周炎,临床可见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等症状。正畸牵引或全冠修复是常见的矫正方案。

3、对颌牙伸长

缺失牙的对颌牙会向缺隙方向过度萌出,造成咬合干扰。后牙伸长超过2毫米就可能影响下颌运动轨迹,诱发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必要时需通过调磨或正畸压低伸长牙,严重者可能需行牙冠延长术。

4、咀嚼效率下降

单侧后牙缺失会使患侧咀嚼效率降低30%-50%,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前牙缺失影响切断食物功能,全口无牙颌患者的咀嚼效率仅为天然牙列的25%。修复体如活动义齿、固定桥或种植体能显著改善咀嚼功能。

5、消化系统负担

咀嚼不充分的大块食物会增加胃肠消化负担,长期可能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常出现上腹隐痛、嗳气等症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建议缺牙后3-6个月内完成修复,前牙区建议优先选择种植修复以维持美观,后牙区可根据骨条件选择种植或固定桥修复。日常使用冲牙器清洁邻牙间隙,避免过硬食物防止基牙损伤。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咬合异常,修复后每年应进行义齿维护和牙周护理。对于存在全身性疾病的高龄患者,活动义齿是相对安全的修复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