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区别有哪些
冠心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则是长期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肌纤维化与心脏扩大。
1、病因差异
冠心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斑块堆积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长期未控制的终末阶段,心肌因反复缺血出现不可逆损伤,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
2、病理改变
冠心病以冠状动脉局部狭窄为特征,心肌缺血呈区域性分布。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整体结构发生重塑。病理切片可见冠心病患者心肌细胞短暂缺血改变,而缺血性心肌病存在广泛心肌细胞坏死替代性纤维化。
3、症状特点
冠心病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活动后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缺血性心肌病以持续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为主,可能合并心律失常。部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史,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4、影像学表现
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与部位,心脏超声显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缺血性心肌病超声检查可见全心扩大、射血分数显著降低,核磁共振能检测心肌纤维化范围。两者影像学差异反映疾病发展阶段不同。
5、治疗侧重
冠心病治疗以血运重建为主,包括药物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缺血性心肌病需综合管理心力衰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呋塞米片等改善心功能药物,严重病例需心脏移植。两者均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
冠心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避免吸烟酗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出现气短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及时就诊。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遵医嘱调整利尿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