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病因是什么
心房颤动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房结构重构,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病概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可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常伴随胸痛、气促等表现。建议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变会增加心房压力,诱发心房颤动。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复手术或华法林钠片等抗凝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率并影响心肌电传导,与甲亢相关的心房颤动约占全部病例的10%。典型症状包括多汗、体重下降等。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
5、酗酒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节假日大量饮酒后突发心房颤动被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戒酒是首要干预措施,急性发作时需就医进行心律转复。
心房颤动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随身携带抗凝治疗警示卡,出现头晕、黑朦等栓塞征兆时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糖,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