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宫内膜炎怎么治疗
急性子宫内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经期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头孢曲松钠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左氧氟沙星可覆盖支原体感染,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指导精准用药。
2、止痛药物
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疼痛剧烈时可能提示炎症加重或并发盆腔脓肿,需及时就医评估。药物使用期间监测胃肠道反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3、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下腹部超短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5-7天。月经干净后可行宫腔灌注治疗,将抗生素溶液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4、中药调理
可配合使用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中药灌肠疗法通过直肠给药直达病灶,常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寒凉饮品加重盆腔充血。
5、手术治疗
出现宫腔积脓、胎盘残留等并发症时需行宫腔引流术或刮宫术,术中取组织送病理检查。严重者可能需腹腔镜探查处理盆腔粘连。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监测体温及阴道出血情况。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利于炎性分泌物排出。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日清洗外阴并勤换内裤,治疗期间使用合格卫生用品。症状缓解后仍需遵医嘱完成疗程,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内膜恢复情况,避免转为慢性炎症。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