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药物副作用有哪些
甲亢药物可能引起皮疹、关节痛、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普萘洛尔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碳酸锂片等。
1、皮疹
甲亢药物如甲巯咪唑片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红斑、瘙痒或荨麻疹。轻度皮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缓解,严重时需停药并更换治疗方案。用药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关节痛
丙硫氧嘧啶片可能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多发生在用药初期。症状较轻时可热敷缓解,若持续加重需检查尿酸水平。合并发热或晨僵需排查药物性狼疮,必要时联合风湿免疫科会诊。
3、肝功能异常
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用药前需检查基线肝功能,治疗期间每月监测。发现异常可联用护肝片,严重肝损伤需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谷胱甘肽。
4、白细胞减少
甲巯咪唑片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发粒细胞缺乏症。初期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持续低热。每周血常规监测至关重要,发现白细胞低于3×10⁹/L时需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5、胃肠道反应
普萘洛尔片常见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建议餐后服用减轻刺激。持续腹泻需警惕甲状腺功能过度抑制,可改用肠溶片剂型。合并消化道出血史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甲亢药物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碘饮食,限制海带、紫菜等摄入。规律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持续头痛、黄疸或咽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复诊。药物调整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备孕女性需提前告知医生更换丙硫氧嘧啶等更安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