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烫伤了怎么处理
宝宝烫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0-15分钟,随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涂抹烫伤药膏或就医处理。烫伤处理主要有降温止痛、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三个关键步骤。
1、降温止痛
发生烫伤后第一时间用10-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10-15分钟,水流不宜过急以免损伤皮肤。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需先冷水浸湿后再小心剪开衣物,不可强行撕脱。冷水冲洗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并减少组织损伤。禁止使用冰块直接冷敷或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
2、预防感染
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覆盖创面,浅二度以下烫伤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若出现水疱不可自行挑破,较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避免使用棉絮等易粘连的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烫伤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加剧、渗液浑浊等感染征兆。
3、促进愈合
浅度烫伤可继续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深度烫伤需定期就医换药。愈合期避免抓挠结痂部位,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恢复过程中若出现瘢痕增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硅酮凝胶敷料。
4、紧急处理
当烫伤面积超过宝宝手掌大小,或发生在面部、会阴等特殊部位,或出现皮肤发白、焦痂等三度烫伤表现时,应立即用干净湿纱布覆盖后送医。转运途中可适当抬高患肢,但不要浸泡伤口或强行去除粘连衣物。
5、日常防护
将热水瓶、电饭煲等置于宝宝无法触及处,餐桌避免铺设垂落桌布。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水温控制在38℃以下。建议在家中备齐烫伤急救药物,包括无菌纱布、生理盐水和烫伤药膏。
烫伤恢复期间应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摩擦。每日观察愈合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渗液增多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愈后3-6个月内需做好防晒,新皮肤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家长可通过模拟演练掌握急救流程,定期检查家中热源防护措施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