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退烧针的副作用
宝宝打退烧针可能出现发热加重、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退烧针通常用于快速降温,常见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布洛芬注射液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发热加重可能与药物剂量不当或个体敏感有关,表现为体温短暂升高后伴随寒战。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多因局部刺激引起,通常1-2天自行缓解。过敏反应常见皮疹或面部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与药物刺激胃黏膜相关。肝功能异常多见于长期或过量用药,需监测转氨酶指标。
使用退烧针后应让宝宝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剧烈活动加重不适。注射部位可冷敷缓解肿胀,出现皮疹需立即停用药物。记录用药后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精神萎靡须及时复诊。日常护理建议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体温超过38.5℃再考虑药物干预。哺乳期母亲用药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