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牙龈发炎
防止牙龈发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全身性疾病、避免刺激因素等方式实现。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摩擦牙龈。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卫生不良是牙龈炎的主要诱因,菌斑堆积会刺激牙龈组织充血肿胀。
2、定期口腔检查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清除牙结石和菌斑。牙医可通过探诊发现早期牙龈问题,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增加检查频率。定期检查能阻断牙龈炎向牙周炎发展。
3、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精制糖和酸性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猕猴桃,以及富含钙质的乳制品。适量食用苹果、芹菜等需咀嚼的粗纤维食物,通过机械摩擦辅助清洁牙面。脱水会降低唾液抗菌作用,需保证每日饮水量。
4、控制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时,牙龈炎发生概率显著升高。血液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易导致牙龈出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引起牙龈增生。这类人群需加强原发病管理,并与口腔医生保持沟通。
5、避免刺激因素
戒烟可改善牙龈微循环,吸烟者牙龈炎患病率是非吸烟者的2-5倍。避免用牙咬硬物或开瓶盖等行为,防止机械损伤牙龈。夜磨牙患者建议佩戴咬合垫。精神压力过大会降低免疫力,可能诱发或加重牙龈炎症。
除上述措施外,可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抑菌,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变化易引发妊娠性牙龈炎,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儿童乳牙列期就应培养正确刷牙习惯,家长需监督协助直至孩子掌握独立清洁技能。若已出现牙龈出血、红肿、退缩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