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腱鞘炎是怎么回事
腱鞘炎可能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免疫疾病、解剖结构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
1、过度劳损
长期重复性手腕或手指活动会导致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引发无菌性炎症。纺织工人、程序员等职业人群易发。建议减少重复动作,每小时休息5分钟,佩戴护具分担受力。急性期可用冰敷缓解肿胀疼痛。
2、外伤感染
局部刺伤或开放性损伤可能导致细菌经伤口侵入腱鞘,引发化脓性腱鞘炎。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功能障碍。需及时清创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3、风湿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导致滑膜增生侵蚀腱鞘,多发于近端指间关节。伴随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需长期服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
4、解剖结构异常
先天性腱鞘狭窄或肌腱肥大易造成机械性卡压,常见于拇指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特征性表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轻症可行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反复发作者需行腱鞘切开术。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可能引发肌腱变性,增加腱鞘炎发生概率。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屈指肌腱鞘淀粉样沉积。需控制原发病,痛风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配合苯溴马隆片调节尿酸。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避免冷水刺激患处,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等,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摄入量。恢复期可尝试超声波治疗或蜡疗,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腱粘连,建议评估手术指征。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