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怎么得来的
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感染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染源、足部环境潮湿、免疫力低下、指甲外伤、共用污染物品等。
1、直接接触传染源
与灰指甲患者皮肤或指甲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真菌传播,常见于家庭成员间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皮肤癣菌可通过微小皮损侵入甲板,初期表现为甲板远端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
2、足部环境潮湿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会使足部处于潮湿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真菌繁殖。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群体因足部出汗较多,感染概率较高。临床常见甲板增厚、变脆等症状。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更易发生真菌感染。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多个指甲同时受累,甲板呈现褐色或黑色改变。
4、指甲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碰撞等外伤后,甲板保护功能受损,真菌更易侵入。美甲过程中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感染。临床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甲下角质堆积。
5、共用污染物品
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赤脚行走,或共用修甲工具、鞋袜等物品,可能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环境。此类感染多从趾甲开始,逐渐向周围指甲蔓延。
预防灰指甲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穿着拖鞋,定期消毒修甲工具。出现指甲颜色、形态改变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可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配合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