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哪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等中大型动脉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血管病变。病变早期表现为血管内膜脂质条纹形成,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主动脉作为全身最大的动脉,其腹主动脉段尤其易受累,可能形成动脉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缺血,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动脉病变常见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肾动脉狭窄多由近端血管粥样硬化引起,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下肢动脉硬化好发于股动脉和腘动脉,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脂、血糖和颈动脉超声,发现斑块及时就医。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并定期复查血管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