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有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或梗死、心室重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等。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1、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减少心肌血液供应。长期缺血使心肌细胞功能受损,收缩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心绞痛、活动后胸闷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重建血运,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血流。
2、心肌缺血或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局部心肌坏死。坏死心肌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后失去收缩功能,剩余心肌代偿性肥厚。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持续胸痛、冷汗等症状。需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使用替格瑞洛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药物,后期需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室重构。
3、心室重构
心肌损伤后心室发生几何形态改变,包括心室扩张、室壁变薄等病理变化。重构过程中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收缩协调性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心律失常、运动耐量降低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延缓重构进程。
4、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ATP生成减少,导致心肌收缩所需能量供应不足。代谢异常还会引起钙离子调控紊乱,进一步损害心肌舒缩功能。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易疲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辅用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5、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
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代偿性亢进,虽短期可维持血压,但长期会导致心肌肥厚、纤维化等不良改变。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心率增快、尿量减少等症状。需规范使用卡维地洛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冠心病患者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建议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以不诱发胸闷气促为宜。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不能平卧时需立即就诊。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同时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