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是什么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但阴虚阳亢、表实邪盛者禁用。
1、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能补益脾肺之气,改善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常与党参、白术配伍用于脾胃虚弱证,如补中益气汤。现代研究显示其多糖成分可增强免疫功能。
2、固表止汗
黄芪通过补肺气实卫表,减少自汗、盗汗症状。玉屏风散中以黄芪为主药,配伍防风、白术治疗表虚不固。药理实验表明其黄酮类物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3、利水消肿
黄芪能促进水液代谢,用于气虚水肿及慢性肾病蛋白尿。防己黄芪汤中与防己配伍可减轻下肢浮肿。需注意肾性水肿急性期不宜单独使用。
4、托毒排脓
黄芪通过补气促进疮疡溃破排脓,常与金银花、皂角刺同用治疗久溃不敛的疮疡。其皂苷成分具有抗炎促修复作用,但化脓性感染发热期慎用。
5、禁忌事项
阴虚火旺者服用易致口干咽痛;表实邪盛者用后可能闭门留寇;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妊娠期使用应咨询医师,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等反应。
使用黄芪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与萝卜、浓茶同食以免影响药效。日常可配伍枸杞、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需辨证使用。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用,气虚症状持续或加重者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