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热性疾病
热性疾病是指以体温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通常由感染、炎症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热性疾病的核心表现是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随寒战、出汗、头痛等症状。这类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热病包括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结核病等病原体侵入导致的发热。非感染性热病则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恶性肿瘤等非病原体因素引起的体温异常。发热机制涉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致热原释放或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等过程。体温升高程度可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超高热,不同热型对疾病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对于热性疾病患者,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汤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高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规律和伴随症状,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意识改变、抽搐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