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区别有哪些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肩周炎是关节囊粘连性炎症,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肩袖损伤是肌腱结构撕裂,以主动活动受限为主。两者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或核磁共振鉴别。
1、病因差异
肩周炎多因关节囊纤维化导致,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相关,也可能继发于长期制动。肩袖损伤常见于外伤或慢性劳损,如反复抬举动作导致肌腱退变撕裂,中老年人群因肌腱血供减少更易发生。
2、症状特点
肩周炎表现为全方向活动受限,夜间痛明显,病程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肩袖损伤以特定方向无力为主,如外展困难,可能伴随弹响感,急性损伤会出现突发剧痛,慢性损伤有持续性隐痛。
3、体征区别
肩周炎患者被动活动度与主动活动度同步下降,肩关节各方向牵拉均诱发疼痛。肩袖损伤存在疼痛弧现象,外展60-120度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肌力下降,冈上肌试验阳性。
4、影像学表现
肩周炎X线多无异常,核磁共振显示关节囊增厚。肩袖损伤超声可见肌腱连续性中断,核磁共振能明确撕裂程度,部分撕裂表现为肌腱信号增高,全层撕裂可见肌腱回缩。
5、治疗方式
肩周炎以关节囊松解和功能锻炼为主,可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肩袖损伤需根据撕裂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小撕裂可用支具固定,大撕裂需关节镜下缝合。
日常应注意避免肩部过度负荷,急性期可用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进行钟摆运动改善活动度。睡眠时避免患侧受压,提重物时保持肘部贴近身体。若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需及时就诊评估,防止肩关节功能永久性损害。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切忌暴力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