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
长期避孕药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服用有效,具体时间需遵医嘱。长期避孕药主要有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类型,不同药物服用方法存在差异。
1、复方炔诺酮片
复方炔诺酮片通常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续21天。该药物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发挥避孕作用,适用于健康育龄女性。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压。
2、复方甲地孕酮片
复方甲地孕酮片建议在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2天。该药物能有效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阻止卵泡发育成熟。使用期间需注意避免漏服,若发生漏服应在12小时内补服,否则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3、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需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固定时间服用1片。该药物通过多重机制避孕,包括抑制排卵、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等。服药初期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缓解。
4、屈螺酮炔雌醇片
屈螺酮炔雌醇片应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续21天后停药7天。该药物除避孕作用外还能改善痤疮和多毛症状。患有静脉血栓高风险因素者禁用,用药期间需警惕下肢疼痛或肿胀等血栓症状。
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服21天。该药物特别适合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能调节雄激素水平。需注意可能引起情绪波动和体重变化,严重肝功能异常者禁止使用。
服用长期避孕药期间应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出现严重头痛、视觉异常或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漏服药物时应及时补服并采取额外避孕措施,更换避孕方式前需咨询医生。长期用药者需注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定期评估血栓风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