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泻护理措施主要有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保暖、保持清洁、观察症状等。腹泻可能与感染、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
1、调整饮食
腹泻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高脂、高纤维或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预防脱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儿童按体重每公斤50-100毫升计算。若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腹部保暖
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婴幼儿需用毛巾包裹热敷器具。寒冷可能加重肠蠕动,保暖有助于缓解腹痛症状。
4、保持清洁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粪便刺激皮肤。婴幼儿需及时更换尿布,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护理前后需规范洗手,患者餐具应单独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观察症状
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皮肤弹性差等表现,或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痢疾、霍乱等严重疾病,需紧急医疗干预。
腹泻恢复期应继续维持清淡饮食1-2周,逐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避免进食变质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减少肠道感染风险。若腹泻反复发作或伴有消瘦等症状,建议完善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