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什么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通过植入特殊起搏器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利用起搏器发出的电信号协调左右心室的收缩。这种治疗能纠正心室间或心室内传导延迟导致的心脏收缩不同步问题,从而提升心脏泵血效率。治疗使用的器械称为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或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后者兼具除颤功能。手术过程需在局部麻醉下经静脉植入导线,术后需定期随访调整参数。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加重的住院次数。
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患者需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定期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遵循低盐限水的饮食原则,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术后3个月内避免上肢剧烈运动以防导线移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起搏器程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