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小肠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人体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参与免疫防御和内分泌调节。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具有机械消化、化学消化、选择性吸收三大核心作用。
1、机械消化
小肠通过节律性蠕动和分节运动将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同时推动内容物向大肠移动。肠壁平滑肌的收缩使食物颗粒进一步破碎,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这种机械运动还能防止细菌过度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化学消化
十二指肠接收胰液和胆汁,其中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分解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肠腺分泌的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刷状缘膜上的麦芽糖酶、乳糖酶等完成双糖的最后水解。胆盐乳化脂肪形成微胶粒,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3、营养吸收
空肠绒毛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通过扩散吸收脂肪酸和甘油。铁、钙等矿物质在十二指肠特定部位吸收,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后在回肠末端吸收。每日可吸收6-8升液体,效率可达90%。
4、免疫防御
派尔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构成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分泌IgA抗体抵御病原体。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同时耐受食物抗原避免过敏反应。
5、内分泌调节
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调节肠蠕动,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刺激胰腺分泌碳酸氢盐,I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促进胆汁排放。这些激素通过肠-脑轴影响食欲和代谢。
保持小肠健康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促进蠕动,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损伤肠黏膜,出现持续腹痛、腹泻或营养不良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规律运动可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维持消化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