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松动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牙龈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翻瓣手术、药物治疗、调整咬合关系等方式治疗。牙龈松动通常由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牙周夹板固定
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中重度松动的牙齿,通过树脂或金属材料将松动牙与邻牙连接固定。该方法能分散咬合力,减少牙齿晃动,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治疗前需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固定后需定期复查调整。
2、龈下刮治
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导致的牙龈松动,可清除牙龈缘下的菌斑和牙石。使用超声器械或手工刮治器去除牙根面沉积物,消除炎症刺激源。治疗后牙龈肿胀消退,牙周袋变浅,部分轻度松动牙齿可能重新稳固。
3、翻瓣手术
翻瓣手术适用于深牙周袋伴骨吸收的情况。术中翻开牙龈瓣,直视下清除病变组织和牙石,修整不规则骨面,必要时植入骨粉。术后6-8周组织愈合,能显著改善牙齿支持度,但需配合长期维护治疗。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这些药物可抑制牙周致病菌,控制急性炎症。药物治疗需配合机械清创,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全身性疾病相关牙龈松动还需控制原发病。
5、调整咬合关系
咬合创伤导致的松动需通过调磨高点、正畸或修复手段重建正常咬合。消除异常咬合力后,牙周膜有机会自我修复。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颌垫,避免牙齿持续承受过大压力。
牙龈松动患者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避免咀嚼硬物。建议每3-6个月专业洁治,控制菌斑堆积。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若松动持续加重或伴明显疼痛,应及时复诊评估是否需要拔除患牙。长期缺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影响整体咬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