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胃感冒呕吐如何是好
宝宝胃肠型感冒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止吐、药物治疗、就医干预等方式缓解。胃肠型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米汤、稀藕粉等流质饮食开始尝试。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蒸南瓜等低纤维食物,避免奶制品、高糖及油腻食物刺激胃肠黏膜。母乳喂养婴儿可减少单次哺乳量,增加哺乳频次至每1-2小时一次。
2、补充水分
每次呕吐后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口服补液盐Ⅲ,避免饮用果汁、运动饮料等高渗液体加重腹泻。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物理止吐
将宝宝竖抱拍嗝15-20分钟,采用45度斜坡卧位休息。可使用温毛巾热敷脐周5-10分钟,温度控制在40℃以下。顺时针按摩腹部时避开剑突区域,手法需轻柔,每次不超过3分钟。
4、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可吸附消化道病毒毒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可抑制肠道分泌。使用益生菌制剂时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掩盖症状。
5、就医干预
当呕吐物含胆汁或血丝、持续8小时无法进食、出现嗜睡或前囟凹陷时需急诊处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原,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住院期间需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平衡。
护理期间家长需每日测量体温3次,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呕吐物污染区域。恢复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若呕吐反复发作超过3天或伴随高热惊厥,需及时进行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