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牙周炎
牙周炎可通过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口臭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口腔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病理改变。
1、牙龈红肿出血
早期牙周炎最典型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呈现暗红色肿胀,触碰易出血。这与菌斑中的细菌毒素刺激牙龈组织有关,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菌斑,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消炎。
2、持续性口臭
牙周袋内厌氧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硫化物,导致顽固性口臭。使用甲硝唑口颊片可抑制厌氧菌,但需同步进行龈下刮治才能消除感染源。
3、牙齿松动移位
进展期牙周炎因牙槽骨破坏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至牙齿间隙增大。此时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重度骨吸收者可能需引导骨再生手术。
4、牙龈退缩
长期炎症导致牙龈边缘向根方移位,牙根暴露可能引发冷热敏感。可用脱敏牙膏缓解症状,严重者需结缔组织移植术覆盖裸露根面。
5、咀嚼无力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后咬合功能下降,可能出现咬合疼痛或咀嚼效率降低。需调整咬合关系,必要时进行牙周植骨术恢复稳定性。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若发现牙龈出血超过两周不缓解,或出现牙齿松动迹象,须及时到口腔牙周科就诊,通过牙周探诊深度测量和全景片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