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坏死怎么办
心肌坏死可通过卧床休息、吸氧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心肌坏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炎、外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心肌坏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耗氧量。急性期应避免任何体力活动,包括翻身、进食等均需他人协助。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情绪波动。卧床期间需注意预防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可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肢体活动。
2、吸氧治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对于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可采用面罩给氧或无创正压通气。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为宜。
3、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片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扩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用于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4、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心肌坏死的重要救治手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后,可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介入治疗能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
5、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手术取患者自身血管作为桥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段。急诊手术适用于介入治疗失败或合并机械并发症患者,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等。
心肌坏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控制血压和血糖。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饱餐和刺激性食物。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锻炼,从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