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颈椎狭窄的症状主要有上肢麻木、行走不稳、颈部疼痛、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颈椎狭窄是指颈椎椎管或神经根管因退变、外伤等因素导致空间减少,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上肢麻木
颈椎狭窄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常见于手指、前臂等区域。麻木感可能伴随刺痛或蚁走感,夜间或颈部活动时加重。患者可能因长期压迫出现神经传导异常,需通过颈椎磁共振明确压迫部位。
2、行走不稳
脊髓受压可能导致下肢深感觉障碍,表现为行走时踩棉花感、步态蹒跚。患者常主诉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严重时需扶拐行走。此类症状提示脊髓型颈椎病,需警惕不可逆神经损伤。
3、颈部疼痛
椎间盘退变或骨赘形成可刺激窦椎神经,引发颈部钝痛或僵硬感,疼痛可放射至肩胛区。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活动后部分缓解。合并神经根压迫时可能出现刀割样放射痛。
4、肌力下降
运动神经受压会导致特定肌群无力,如手部握力减退、扣纽扣困难,或表现为下肢抬腿无力。肌力下降通常呈渐进性发展,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评估损伤程度。
5、大小便功能障碍
严重脊髓压迫可能影响骶髓排尿中枢,导致尿潴留、尿失禁或便秘。此类症状属于晚期表现,常合并下肢瘫痪,需紧急手术减压。患者可能伴随会阴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颈椎狭窄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颈部过度活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可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增强稳定性,但需避免快速转头等危险动作。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控制体重减轻椎间盘负荷。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二便异常,须立即至脊柱外科就诊,必要时行椎管减压手术。术后需遵医嘱进行阶梯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颈椎动态位X线评估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