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高血压药血压偏低怎么办
服用高血压药后血压偏低可通过调整用药、监测血压、补充电解质、改变体位、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血压偏低可能与药物过量、个体敏感、脱水、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用药
血压偏低时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常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能因个体差异导致过度降压,缬沙坦胶囊对部分患者可能作用过强,盐酸贝那普利片在肾功能不全者中易蓄积。医生可能建议减少单次剂量或改用缓释剂型。
2、监测血压
每日早晚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静息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发现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或伴随头晕症状时应及时反馈给医生。
3、补充电解质
低血压合并乏力时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散,或食用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利尿剂类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片可能导致钠钾流失,但未经医生指导不应自行服用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补钾。
4、改变体位
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动作需缓慢,可分三步完成:先坐起30秒,再双腿下垂30秒,最后站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穿医用弹力袜,睡眠时抬高床头10-15厘米。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起身。
5、就医评估
血压持续偏低伴意识模糊、少尿等症状需急诊处理。医生会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继发因素,可能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血液生化检查。严重病例需静脉补液或暂时停用降压药物。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温环境长时间活动,饮食中适量增加钠盐摄入但不超过6克/天。运动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项目,避免憋气动作。定期复查时携带完整的血压记录本,向医生反馈用药后任何不适反应。未经专业指导不得擅自调整用药方案,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更严格控制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