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甲背痛是怎么回事
肩甲背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颈椎病、肩周炎、骨质疏松、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肩背部肌肉可能导致劳损。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触摸时可能有肌肉紧张或硬结。可通过局部热敷、按摩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调整坐姿并避免提重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神经引发牵涉痛。常伴有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颈椎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睡眠时建议使用颈椎保健枕。
3、肩周炎
肩关节囊粘连炎症多发于50岁左右人群。特征为夜间痛明显、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早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缓解,配合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关节镜松解手术。
4、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放射性疼痛。绝经后女性多见,可能伴有身高缩短。骨密度检查可确诊,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3软胶囊补充。日常应进行适度日照和抗阻力运动。
5、心脏疾病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可能出现左肩背部放射痛。多伴随胸闷、气促,含服硝酸甘油片可暂时缓解。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需根据病情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治疗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每1小时起身活动肩颈。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注意肩背部保暖。饮食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锻炼。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夜间痛醒、肢体无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病因。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等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