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踝疼痛可能由踝关节扭伤、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跟腱炎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皮肤发红等症状。
1、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脚踝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因运动时足部内翻或外翻导致韧带拉伤。急性期会出现明显肿胀和皮下淤血,行走时疼痛加剧。轻度扭伤可通过冰敷和弹性绷带固定缓解,严重韧带撕裂需石膏固定或关节镜手术修复。
2、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脚踝疼痛可能与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关,关节软骨磨损导致骨赘形成。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活动后稍缓解但过度负重会加重疼痛。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治疗包括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等。
3、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患者突发单侧脚踝剧痛伴皮肤发亮,可能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的痛风发作。疼痛常在夜间达到高峰,受累关节拒碰。需检测血尿酸水平,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片,缓解期服用非布司他片控制尿酸。
4、类风湿关节炎
对称性脚踝肿痛伴晨僵超过1小时,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类风湿因子常呈阳性。早期可使用甲氨蝶呤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晚期关节畸形需进行滑膜切除术。
5、跟腱炎
长期跑步或跳跃运动者易发跟腱炎,表现为脚跟上方2-6厘米处压痛,踮脚时疼痛明显。超声检查可见跟腱增粗,治疗包括冲击波治疗、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严重跟腱断裂需手术缝合。
日常应注意选择软底缓冲性好的运动鞋,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急性疼痛期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48小时内冷敷后改为热敷。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关节变形、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必要时进行MRI或关节液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