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湿疹如何止痒
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抓挠等方式缓解。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冷敷
冷敷能暂时缓解瘙痒感,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患处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冷敷后应立即涂抹保湿剂。
2、保湿
使用含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每日涂抹3-5次。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保湿剂能修复角质层,减少水分流失,缓解干燥性瘙痒。建议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
3、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可快速抗炎止痒,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合面部等薄嫩部位。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慢性期需间歇疗法。
4、口服药物
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减轻瘙痒,嗜睡作用较轻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更适合白天使用。严重者可短期用泼尼松片。
5、避免抓挠
剪短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夜间尤需注意。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引发感染-瘙痒恶性循环。转移注意力或用指腹轻拍代替抓挠,穿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湿疹患者应避免热水烫洗,使用温和无皂基清洁产品,室内保持50%-60%湿度。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常见致敏食物。急性期减少剧烈运动出汗刺激,选择燕麦浴等舒缓方式。若出现渗液、脓疱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治疗方案。